Thursday, April 12, 2012

普吉島, 曬黑不是沒理由的 EP.05

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一樣是大晴天.

徒步行走能抵達的地方還是有限, 加上剩餘的逗留時間不多, 我們便找了當地導遊來個普吉島半日遊, 私家車載送, 導遊也很風趣, 費用150馬幣. 整體來說, 個人覺得是相當合理的價碼了.


1. Karon View Point

在這裡可以看到巴東海灘以南的海灘: 卡隆海灘 (Karon Beach), 卡達海灘 (Kata Beach), 跟小卡達海灘 (Kata Noi Beach). 山丘上還有一座涼亭作瞭望台, 像黃叔叔愛攝影的就可以在這花一點時間. 我還看到有人提供跟老鷹一起拍照的服務, 放到你手臂上那種, 我就沒膽試了.

來這兒的沿途會經過卡隆, 卡達那些海灘. 或許因為遊客量比較少的關係, 我會覺得它們的風光美多了, 感覺才真正有種 "不愧是渡假勝地" 的感覺. 若有機會再來普吉島, 我應該會選擇住在卡隆或卡達, 不會是巴東了.


2. Sunset View Point

另一個瞭望的好地方, 但這裡就沒有修飾得很漂亮, 站在崖邊吹海風的感覺很棒, 但也是很驚險就是了. 我也可以很清楚看到來回的公路彷彿秋名山似的, 崎嶇嚴峻, 之後也因為暈車的作嘔感讓我深深體會這件事情.

風景是很漂亮沒錯, 可是我反而被旁邊的風力發電站, 還有那個被生長得正好遮陽的樹叢, 顯露出更多的興趣. 導遊們帶到我這樣的遊客應該會很挫折吧.


3. Promthep Cape

號稱普吉本島最南端的海岬, 可以遙望普吉島南方周圍的島嶼, 印象中大概可以看個七, 八座島嶼. 我還看到有座不大的島嶼上有個金色的建築物, 聽導遊說是島上的僧侶修道院. 以島的大小來說, 那修道院的規模還真不小呢.


接著就是比較搞笑的部份: 我打算在普吉島最南端的郵筒解決追加的明信片, 在拍完帥氣的照片後... 咦, 明信片投不進去!? 兩個白癡便在那研究良久, 是否有甚麼開關沒弄到. 最後才發現, 是從郵筒左右兩旁投進去的... 我強烈相信當時經過的人們都沒有看到!


普隆特普海岬的廣場還有四面佛像, 被很多很多很多的大象所包圍. 另外有一尊人物雕像, Prince of Jumborn 紀念碑. 他是泰皇拉瑪五世之子, 而帶動的海軍改革使他被尊為泰國海軍之父.  旁邊的紀念館全是泰文, 就沒法子得知是啥.

我相當好奇周遭的樹上為何要以鳥籠佈置, 裡頭還放了假白鴿, 但顯然沒什麼打理, 許多鴿子都已經擺放歪斜, 搖搖欲墜, 甚至掉了下來.


4. Wat Chalong

最後來到普吉島最大, 也最富盛名的查隆寺廟. 迎頭是一棵偌大的許願樹, 但實在無法理解怎樣個許願法, 便作罷. 查隆寺在1876年的動亂扮演重要的角色, 當時許多百姓逃到這避禍. 除了救助傷者, 還是抵抗暴民的重要據點, 進而平息動亂, 查隆寺也從此香火鼎盛.


查隆寺其實有數座寺廟, 沒有特別標明或都是泰文書寫名稱. 我們估計最高的便是本殿 (汗), 公有三層, 塔頂供奉著一截佛骨. 由於不能穿鞋戴帽進去, 到了頂樓只有一個字形容: 燙! 烈日已經把地板曬得有如烤板, 可是頂樓可以一覽查隆寺全景, 只好各自保重.


之後見到這座窯, 發展出一段很無厘頭的對話,

"欸, 那個好像是占卜用的."
"不就是在裡面放鞭炮, 怎樣占卜個法?"
"鞭炮放完就會掉出寫著字的紙條."
"......鞭炮不都是這個樣子的嗎?"
"不是啦, 上面都寫著不一樣的字句."
"對啊, 還不都是吉祥如意, 恭喜發財什麼的."
"就看下會寫些什麼東西, 趨吉避凶."
"難道你有看過鞭炮會寫流年不利, 事業不順這些東西嗎? 誰會買啊!"
"唉, 跟你說話真累."

你們說是不是! 怎麼會有鞭炮是有不吉利的標語啊!

Sunday, April 08, 2012

普吉島, 曬黑不是沒理由的 EP.04

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超級大晴天.

待在巴東幾天後, 是時候要轉移到其他地區開拓了.


順道要將被人凹的明信片寄出去. 幸好找到郵政局的時候還沒休息, 不然可要等到星期一才能夠完成任務. 泰國寄到其他國家的明信片郵資是15泰銖, 跟馬來西亞的郵資相比就貴多了.  我還蠻佩服自己能夠將這麼多張, 寫滿滿滿的字, 看來我廢話的功力還沒衰退嘛.


辦完要事後, 便轉到位於巴東海灘旁的巴東巴士站, 從這兒我們將出發到今天的目的地 -- 普吉鎮 (Phuket Town). 根據不靠譜的觀察, 每廿分鐘會有一輛巴士出發到普吉鎮, 最後一班車是六點出發 (車掌說的). 車資為每人25泰銖, 單程路途大約花費四十分鐘.


巴士內部算廣闊, 還備有風扇. 我們出發的時候因為乘客不多, 挺舒適寫意, 回程就比較擁擠. 往返巴東-普吉鎮的當地人和遊客都普遍上是用巴士, 因為同樣的路途乘搭的士必須得花費300-400泰銖, 比較之下巴士就省多了.


與巴東的繁忙熱鬧不同, 普吉鎮寧靜多, 也比較像是泰國當地人的生活環境. 甫抵達, 我們便找到一家販賣豬肉麵的店, 而且還是一位少女料理的 (重點!?). 他們家的豬肉麵吃起來好像紅燒肉板條, 但可是很好吃! 一盤40泰銖.

題外話, 我是看了這家店也有我上回合艾找到的好吃東炎麵一樣的標誌才進去的: 一個戴著廚師帽的圓形吉祥物. 我不曉得那是甚麼意思, 但我還會繼續把它做為一個選擇食店的參考標準.


周末的普吉鎮挺悠閒的, 車子也不多, 蠻適合我這樣的老人. 另外, 我發現普吉島販售的摩托車都相當有個性, 除了顏色都很顯眼鮮艷, 上頭還有著各式各樣的圖案.



閒逛普吉鎮的一小段路程, 可以見到觀音廟, 天主教堂, 回教堂, 清水祖師宮. 分屬不同宗教的場所, 相離甚近. 在這一片安寧當中, 讓你不禁懷疑, 那些整天吵吵嚷嚷的傢伙, 究竟是在吵個甚麼屁!


不如對你身旁的帥哥美女們投以微笑 :)


普吉鎮有相當數量的華裔. 根據維基的解說, 這是由於普吉鎮的興起與當初從檳城移居到這兒進行錫礦開採的華人息息相關. 因此, 普吉鎮華人氣息濃厚, 處處可見中華式的佈置和建築. 中文字的招牌不必說, 我們更是看到了一間華校. 當然, 市內也少不了一些英式殖民風格的建築物.


走著走著, 只是覺得天氣很熱而已, 怎知道氣溫原來已經達攝氏34.4度! 而且以人的心態來說, 不知道還好, 知道後整個心理狀態就糟糕, 一直在那想著: 好熱好熱好熱好熱, 反而更不好受. 但殊不知接下來的數天氣溫更是攀升到35-36, 幸好在我們趴趴走的前幾天都算好, 這表示老天爺已經很客氣了嗎?


後來天氣實在太熱了, 加上距離最後一班車的時間也愈來愈近, 考慮衡量之後, 我們只好儘量縮短探索行程. 不過, 這間經過的舊書店倒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店內簡單的裝潢, 幾個電風扇, 幾排架子擺滿了各地來的書籍, 牌子標識著English, French, German的語言分類. 整個環境靜靜地, 可是不曉得為啥, 就是會讓我想停下來看看.


探險終點站便是這個看起來一點都不起眼, 甚至還顯得有點殘破的安安旅社 (On On Hotel). 建於1929年, 它是普吉最古老的旅館, 並且尚在營業中. 《The Beach》也曾經在這兒作電影取景, 如果你想體驗當Leonardo DiCarpio的感覺, 可以嘗試在此投宿. 不過根據有投宿經驗的朋友說, 最好你是具備有背包客的心態會比較適合.

回程時, 我們碰到一位相當熱心助人的小弟弟. 本來想請他喝汽水, 但因為下車地方不同便無緣. 不曉得他現在怎麼樣.

後記:
回到酒店, 才發現自己暴露於日曬的部位都黑到一種很誇張的境界. 黃叔叔還調侃我怎麼不黏個月牙貼紙在額上, 馬上可當包青天. 雖然是我自己犯賤不塗防曬油, 但我沒想到, 也不曾把自己曬到如此的黑. 

後來回到馬來西亞, 每個熟人見到我的反應不外乎:
1. 你怎麼把自己搞得這麼黑啊!?
2. 你不知道有防曬油這個偉大發明嗎?
3. 你的牙齒變得好白哦.

Monday, April 02, 2012

普吉島, 曬黑不是沒理由的 EP.03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大晴天.

好啦, 今天正式開始曬黑的烘焙過程!

我們粗略的計劃是打算從Jungceylon出發, 然後往巴東北部繞一個圈子回來, 但後來也是看到什麼有趣就往哪去, 幾度更是靠直覺決定前進方向, 可以多亂來是多亂來. 所以說, 能夠跟我們出門一起發神經的人沒多少個.


從Jungceylon出發沒多久, 我們便被吸引到俗稱酒吧街的Bang-La Road. 整條街道遍佈各種樣式, 誇張造型的商店, 吸引不少目光. 白天這短短一條街主要是餐廳, 紀念品點, 旅社什麼的, 而夜幕時分則是群魔亂舞, 無論你是男的女的或兩者兼備的, 慾望都在這赤裸裸地表現出來.


通過酒吧街便抵達了巴東海灘. 沒想到巴東海灘的泳客數量多得這麼驚人, 各家的躺椅沿著海灘整齊地排列下去, 可以說海灘有多長就有多長, 當地人表示這還不是旺季的人潮. 再加上各類的販商和活動, 淺灘甚至還用浮標圍成一個個小圈圈. 老實說當時是有些小失望, 人群讓我很難鑑賞巴東海灘的美.


沿著巴東海灘旁的街道走還挺寫意. 海風徐徐, 小鎮風情, 海浪的拍打聲, 還有開放的老外讓你眼睛吃冰淇淋. 我們還碰到一整大群的鴿子, 集體起飛是相當壯觀. 黃叔叔特地買了飼料餵養他們, 然後你就看到幾十隻鴿子往他飛撲過去... 挺可怕的說. 事後也發現, 黃叔叔的雙臂佈滿了爪痕和啄痕. 要餵食的朋友請先做好心理準備!


根據當地人的說法, 在經歷南亞大海嘯之後, 普吉島恢復得很快, 兩年後便已經不見災難的痕跡, 但沿路還是可以看到不少告示牌標明海嘯的逃難路線. 另外, 有些具有靈異體質的朋友說, 其實普吉島還有不少不得安息的好兄弟在遊蕩的...


這似乎是某種移動雜貨鋪, 裡面賣著許多日用品跟莫名其妙的商品, 而且一律10泰銖. 我原本打算是否能夠從中找到什麼奇異又便宜的手信. 可惜沒有, 總不能買個曬衣架回去給人說: 欸, 這是泰國的曬衣架哦! 我還沒到達那種境界.

在普吉島的幾天都可以見到這樣的灑水車, 兩三個人提著水管, 隨著卡車前進, 往馬路噴灑水. 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天氣乾旱, 灑水來防止灰塵飄揚, 減輕煙霾狀況. 相當費人力的防治手段.


普吉島的公家設施也相當地有特色. 許多繁忙的十字路口都有設立這樣的警帽警察亭. 那個消防局則是在尋找拳擊館的過程, 迷路的途中經過的.


經過警察叔叔的指點, 才發現拳擊館原來便佇立在Jungceylon的另一則出口處, 那麼之前走的冤枉路是... 我們繞了好大一圈的遠程路途啊.

原本的計劃是想待在普吉島的期間要好好地觀賞一場泰拳的搏擊, 怎知道逗留的期間竟然給我來個整星期的外國人比賽! 每天都是紅毛打紅毛, 真的覺得我和普吉島的緣分不怎麼深厚.


休息一陣子後, 我們轉移陣地到附近的一家菜市場, 挺多遊客到這兒來, 但其實就是一座傳統的菜市場, 或許對老外來說蠻新奇的吧. 然後很神奇的事情發生: 五點卅分一到, 你就可以看到整隊的小販駕著摩托往菜市場的方向前進, 宛如攤販暴走族似的. 我還以為發生啥事, 原來時間一到要開始擺攤, 早到就可以霸個好位置.


集市自然有很多便宜的好料, 晚餐也順道在這兒解決. 不過納悶的是, 在這兒我卻找不到那些很傳統的泰式菜, 像Padthai, Somtam之類的. 另外, 我們在用餐時候也看到不少"國際交易"在路邊促成, 難怪都說性旅遊佔據泰國旅遊業相當大的比例.


逛了數天的市鎮, 印象最深刻的是路邊的電線桿. 老舊的電線桿, 數量驚人的電纜, 看似相當危險的設置, 甚至還有垂掉到地面的. 最可怕的是, 你經過的時候還可以聽到很清晰, 嗡嗡作響的聲音. 

那是電流的聲音嗎?

Sunday, April 01, 2012

普吉島, 曬黑不是沒理由的 EP.02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夜晚, 雨.

別人常說來到普吉島除了出海沒啥好玩.

小弟我呢, 就是不愛跟主流, 想說能不能有著不一樣的方式去探索這座島嶼, 不然好像自由行也沒什麼特別的意義, 所以決定依靠雙腿, 到處探險尋找奇怪, 可以吐槽的人事物. 雖然說多得黃叔叔願意配合, 但是我嚴重懷疑他比我更樂於其中...

白天以購物為主, 夜晚才是重點!
別亂想, 只是純粹的夜遊, 在夜幕下的巴東亂走.
沒看地圖, 沒有目的地, 單憑記憶, 走到哪, 看到哪, 吃到哪.
然後當晚開始走沒多遠...


......就給我傾盆大雨.

幸好有便利超商沒在怕, 買了雨衣裝備起來, 便繼續我們的夜遊行程. 如果當晚在巴東有見到兩個傢伙帶著三腳架, 在街頭不斷地重複 "走>停>組裝三腳架>拍照>收起三腳架>走" 的步驟, 很抱歉嚇著你們, 只是有些經過的朋友還很開心擺甫士就是了.


徒步探索總會看到一些有趣的人事物. 巴東到處有這種自助式的加油站. 我記得看過 Kings of Restoration 裡頭有介紹過這類型的手動式加油罐, 沒想到別處已經絕跡的古董在這兒還是在服役當中也.


其實穿著雨衣走來走去不是那麼寫意, 淋不著雨, 卻也讓我悶熱到全身濕透, 還會阻擋左右視野, 哈哈. 而且很奇怪的是, 即使細雨綿綿, 似乎只有我們是套著雨衣, 其餘遊客都好瀟灑, 冒雨散步.


或許是雨夜的關係, 路上幾乎沒啥小食攤. 

這個香蕉煎餅還是我特地回頭去買的, 因為餓了. 我以為它會是像印度煎餅那樣, 但它其實皮薄兼脆, 裡面包著滿滿的餡料, 屬於份量很足夠的甜品. 我點的是香蕉+Nutella巧克力醬, 50泰銖.


走著走著, 竟然給我們發現了 Hard Rock Cafe, 巨大的霓虹吉他實在是很搶眼. 由於開放的舞台, 即使是香豔的脫衣舞秀, 從路旁也是看的蠻清楚的說. Patong Otop Shopping Paradise 是一個集市型的夜市, 但店家的商品都是千篇一律的批發貨, 也不見得有便宜, 較精彩的反而是眾多的酒吧. 很奇怪的是這兩個都沒標記在我手頭的幾份資料上.


遠離一般遊客區, 確實會找到一些比較生活化的點滴. 只是普吉島對我來說, 很多的設備商店為了迎合遊客都搞得很西化, 嚴重缺乏在地味道. 抱歉, 我是那種如果到西方國家要我吃中餐會抓狂的類型.


整夜的遊蕩, 就以平民美食, 路邊攤串燒跟泰國啤酒劃下完美的句點. 雖說平價的美味組合讓人雀躍, 但是一個人喝的啤酒實在是越喝越傷心啊!

話說回來, 我似乎完全沒碰到為啥會曬黑的因素也...